【编者按】既上篇推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听《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总编辑何方主任反馈,好评如潮,读者相当期待下一篇力作。博士近日伏案疾书,本想小憩几日,既然读者厚爱,那么就不辞劳苦,带大家继续在优美的大学校园徜徉吧!本期,请大家随同博士的脚步,前往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走进这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深入骨髓的学术圣地,看看北京大学到底是如何塑造出不朽灵魂,将“科学与民主”的薪火历经百年而代代传承的吧!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当然,百姓心目中的北京大学就是指燕园校区,面积约为2900多亩,具体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燕园校区北端与圆明园毗邻、西面与颐和园相望,东面与清华大学相接,是明清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风景非常优美。
和清华大学一样,北京大学的校门大大小小有十条之多,主要的校门有东校门、南校门、西2门,西3门,其中东校门靠近地铁4号线的北京大学东门站,供行人和自行车进出;西2门主要是供社会车辆出入。南校门是主校门,不过除了节假日张灯结彩,接待宾贵外,没有太多特色,南校门再往里走就是三角地和世纪大讲堂,这里是北京大学时尚元素的标志,能听到各种最前沿的讲座,看到最新潮的电影。北京大学最著名的门要数西门,也就是西三门。顺着北四环,从海淀桥出口往北,直行经过西一门、西二门,再往前走约500米,就来到了北大西校门。西校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校门,又称为校友门,是北京大学的象征,多次出现在北大的明信片上和各种宣传册上。西校门的位置是由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墨菲确定的。墨菲当初在绘制校园规划图时,据说从玉泉山上的古塔得到灵感,认为校园的主轴线是指向那座塔;校园的博雅塔和未名湖,都应在主轴线上;玉泉山的古塔作为端点,向东延伸作为校园的主轴线,由此确定了西校门的位置。所以,燕园的主校门没有坐北朝南朝,而是朝西开。西校门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门高约七八米,四扇红色大门对开,彩色屋檐,校门正上方悬挂一块蓝色牌匾,上面是毛主席书写的“北京大学”四个遒劲大字,门两侧是一对威风凛凛的石头狮子,是原燕京大学于一九二四年从民间购得的,校门建造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这是我国大学乃至世界大学校园少有的经典性校门之一。现在,北大西门成了旅游团和来北大参观访问的游人必去的景点,每天来这参观、拍照的游人、学生络绎不绝。博士也想在此留个影,不料等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只能作罢。
西校门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始点,是进入北大领略燕园风光的最佳入口。西校门内一座精心镂雕镂的石桥,也是由校友所捐,取名校友桥,小桥流水,俨然江南水乡,旁边是有将近近百年的银杏树,正对西门的办公楼,中间空地上耸立着从圆明园迁来的两只华表。西校门对面向西,是清代名园鸣鹤园的遗迹,现在叫蔚秀园;往南的一片绿地和荷塘,是明末画家米万钟勺园故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年盛夏时节,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片片荷叶亭亭如伞,一朵朵荷花鲜艳盛开,微风吹来,丝丝幽香沁人肺腑,疑似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真是“荷香吹得游人醉,直把北大当清华”。
顺着办公楼旁边的小路一直东行,路旁古木参天,夹杂着不知名的鲜花,间有悦耳的鸟鸣,实在是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不到一千米,就来到了北大的另外一个著名景点——未名湖。北大学子非常有创意地把未名湖以及附近的博雅塔、图书馆统称为“一塔湖图”。
未名湖是北大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形状呈U形。湖中央有湖心岛,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等。据知情者说,“未名湖“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以“未名”而扬名天下。漫步在未名湖,博士想起北大未名诗歌节,想起了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诗人们,想起了海子,骆一禾等那些远去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东岸有博雅塔,是一座十三级密檐宝塔,这是1924年为解决生活用水掘的一口水井。塔高37米,除塔基座以外,全部用钢筋水泥建成。因为此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所以命名“博雅塔”。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它有1100多万册文献资料,无数的杰出学者都曾在此修炼,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如清朝幕府后面的最后一条辫子辜鸿铭;神童出世平视孔子的刘师培、百岁学士与"新人口论"大家马寅初;诗人、学霸、政坛怪侠胡适,北大图书馆的历史就是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北大图书馆就静静地坐落在未名湖畔,想想大师们曾经出入的图书馆、曾经坐过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也许正是他们自由、奔放而悠远的思想,让这湖水、燕园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这也许就是“一塔湖图“的最大魅力吧!
历史上,蔡元培先生对于北京大学的发展居功至伟。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蔡先生摒弃不同政见,超越单纯的党派观念,“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学诣为主”,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沈伊默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又囊括了一些学术上有造诣但政治上保守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等。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北京大学成为了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迎来了北京大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前,北京大学又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农业以外所有学科门类,共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现有6441名专任教师;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院士7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 1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这里,院士扎堆,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黎乐民,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坦君,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兰等。在这里,大师云集,如厉以宁教授、吴慰慈、梁柱、楼宇烈、李伯谦、钱乘旦、袁明、程郁缀、朱苏力、潘维、于鸿君、韩毓海、孙熙国等。据博士一位在北大光管学院攻读经济学的朋友介绍,这些大师级人物尽管年事已高,但还坚持给博士、硕士亲自授课,有时还给本科学生开设讲座。诚然,在北大校园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在未名湖散步的时候,也许旁边经过的老者就是国内某个学科的泰斗级人物。
有好事的要问,既然你说北大牛系如此之多,那么能不能优中选优,选出最牛的院系?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北京大学的理学、医学、历史学、文学和哲学实力都非常强,可以说,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尤其光华管理学院发展势头非常生猛,硬要排序的话,博士还是首推数学科学学院。这个编号是“01”号,号称“第一学府第一系”的学院人才济济,老一代的著名数学家江泽涵、段学复、丁石孙、姜伯驹曾执教于此,现在执教的院士包括田刚院士、张恭庆、姜伯驹、丁伟岳、文兰、王诗宬等多位。在教育部学位中心最新的数学等31个一级学科的评估中,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在所有指标中均名列第一。
正是北大优美的校园环境,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学富五车的教授,形成了对全国优秀学子的强大向心力。有报道称,恢复高考37年来,北京大学最受高考状元认可,堪称“中国高考状元集中营”。上文提到的数学科学学院每年新生中就有多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总成绩前20名的优秀学生中多数都被北大保送录取。每年九月,燕园桂花飘香,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朝圣北大,在这里接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洗礼,在北大的“一塔湖图”中自由呼吸、展翅翱翔,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从1986年起,北大杯足球赛开赛。随后“新生杯”、“硕士杯”足、篮、排球赛先后崛起,包括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十佳演讲比赛、十佳社团评选、十佳菜肴评选等等。北大社团中的部分社团如山鹰社、爱心社等其影响已经超出了北大。如成立于1989年的“山鹰社”,社员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玉珠峰等十几座山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位在北大法学院上学的朋友告诉博士,“在北大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感受更多的是北大对人格的熏陶”。是的,在北大校园经过大师的调教,与同学浸泡过四年的学子,无不体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正是有了这种“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即便他们去从政,依然具有理想主义情结;即便他们去从商,也承担起回报社会的企业责任;即便他们毕业后去了美国,何尝不心系祖国,如李彦宏;即便他们遇到了坎坷,何尝不谋东山再起,如俞敏洪。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在谈及几则北大新闻:高材生遁入空门、卖猪肉者前仆后继……一位老师说:“干脆将北大改成佛学院或屠宰场吧。”许智宏笑答:“北大毕业也可以卖猪肉。不过我的学生就是卖肉也是北大水平:只赚不赔!”这就是北大人的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追求学术自由的北大何尝不是呢?(本文选自‘一位博士眼中的中国大学’系列篇)